久久成人小视频|咬住花蒂吹潮h小核h|香蕉草莓视频|91高清视频无遮挡物

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
當前位置:首頁 - 繼續教育

霍亂的診斷與檢查有哪些?

文章來源:發布時間:2022年07月15日瀏覽量: 字體:

69.9K

霍亂的診斷與檢查有哪些?



病因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所引起的。霍亂弧菌 (Vibrio
cholerae) 是革蘭氏陰性菌,菌體短小呈逗點狀,有單鞭毛、菌毛,部分有莢膜。共分為 139 個血清群,其中 O1 群和
O139 群可引起霍亂。



霍亂弧菌產生致病性的是內毒素和外毒素。正常胃酸可殺死弧菌,當胃酸暫時低下時或入侵病毒菌數量增多時,未被胃酸殺死的弧菌進入小腸,在堿性腸液內迅速繁殖,并產生大量強烈的外毒素。這種外毒素具有 ADP - 核糖轉移酶活性,進入細胞催化胞內的 NAD + 的 ADP 核糖基共價結合亞基上后,會使這種亞基不能將自身結合的 GTP 水解為 GDP,從而使這種亞基處于持續活化狀態,不斷激活腺苷酸環化酶,致使小腸上皮細胞中的
cAMP 水平增高,導致細胞大量鈉離子和水持續外流。這種外毒素對小腸黏膜的作用引起腸液的大量分泌,其分泌量很大,超過腸管再吸收的能力,在臨床上出現劇烈瀉吐,嚴重脫水,致使血漿容量明顯減少,體內鹽分缺乏,血液濃縮,出現周圍循環衰竭。



形態與培養特性



新從病人分離出古典型霍亂弧菌和 ELtor 弧菌比較典型,為革蘭氏陰性菌,菌體彎曲呈弧狀或逗點狀,菌體一端有單根鞭毛和菌毛,無莢膜與芽胞。經人工培養后,易失去弧形而呈桿狀。取霍亂病人米泔水樣糞便作活菌懸滴觀察,可見細菌運動極為活潑,呈流星穿梭運動。在液體培養基內常呈單個、成對成鏈狀,有的相連呈 S 形,甚至螺旋狀。



營養要求不高,在 pH 8.8 ~ 9.0 的堿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長良好。因其他細菌在這一pH 不易生長,故堿性蛋白胨水可作為選擇性增殖霍亂弧菌的培養基。在堿性平板上菌落直徑為
2 mm, 圓形,光滑,透明。



霍亂弧菌能還原硝酸鹽為亞硝酸鹽,靛基質反應陽性,當培養在含硝酸鹽及色氨酸的培養基中,產生靛基質與亞硝酸鹽,在濃硫酸存在時,生成紅色,稱為霍亂紅反應,但其他非致病性弧菌亦有此反應,故不能憑此鑒定霍亂弧菌。EL Tor 型霍亂弧菌與古典型霍亂弧菌生化反應有所不同。前者 Vp 陽性而后者為陰性。前者能產生強烈的溶血素,溶解羊紅細胞,在血平板上生長的菌落周圍出現明顯的透明溶血環,古典型霍亂弧菌則不溶解羊紅細胞。個別 EL Tor 型霍亂弧菌株亦不溶血。



抗原性



根據弧菌 O 抗原不同,分成  個血清群,第  群包括霍亂弧菌的兩個生物型。第
 群 A、B、C 三種抗原成份可將霍亂弧菌分為三個血清型:含 AC 者為原型(又稱稻葉型),含 AB 者為異型(又稱小川型),A、B、C 均有者稱中間型(彥島型)。



抵抗力



霍亂弧菌古典生物型對外環境抵抗力較弱,EL-Tor 生物型抵抗力較強,在河水、井水、海水中可存活 1~3 周,在鮮魚,貝殼類食物上存活
1~2 周。

霍亂弧菌對熱,干燥,日光,化學消毒劑和酸均很敏感,耐低溫,耐堿。濕熱 55 
,15 分鐘,100 ,1~2 分鐘,水中加 0.5 ppm 氯 15 分鐘可被殺死。0.1% 高錳酸鉀浸泡蔬菜、水果可達到消毒目的。在正常胃酸中僅生存 4 分鐘。



臨床表現



1. 瀉吐期



瀉吐期多以突然腹瀉開始,繼而嘔吐。一般無明顯腹痛,無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數次甚至難以計數,量多,每天 2000 ~ 4000 mL,嚴重者
8000 mL 以上。初為黃水樣,不久轉為米泔水水樣便,少數患者有血性水樣便或柏油樣便,腹瀉后出現噴射性和邊疆性嘔吐,初為胃內容物,繼而水樣,米泔樣。嘔吐多不伴有惡心,噴射樣,其內容物與大便性狀相似。少部分的患者腹瀉時不伴有嘔吐。由于嚴重瀉吐引起體液與電解質的大量丟失,出現循環衰竭,表現為血壓下降、脈搏微弱、血紅蛋白及血漿比重顯著增高,尿量減少甚至無尿。機體內有機酸及氮素產物排泄受障礙,患者往往出現酸中毒及尿毒癥的初期癥狀。血液中鈉鉀等電解質大量丟失,患者出現全身性電解質紊亂。缺鈉可引起肌肉痙攣,特別以腓腸肌和腹直肌為最常見。缺鉀可引起低鉀綜合征,如全身肌肉張力減退、肌腱反射消失、鼓腸、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等。由于碳酸氫根離子的大量丟失,可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者神志不清,血壓下降。



2. 脫水虛脫期



脫水虛脫期患者的外觀表現非常明顯,嚴重者眼窩深陷,聲音嘶啞,皮膚干燥皺縮、彈性消失,腹下陷呈舟狀,唇舌干燥、口渴欲飲,四肢冰涼、體溫常降至正常以下,肌肉痙攣或抽搐。



3. 恢復期



少數患者(以兒童多見)此時可出現發熱性反應,體溫升高至
38 
 ~ 39 ,一般持續 1~3 天后自行消退,故此期又稱為反應期。病程平均 3~7 天。



檢查



1. 血液檢查



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增高,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及大單核細胞計數增多。血清鉀、鈉、氯化物和碳酸鹽降低,血 pH 下降,尿素氮增加。治療前由于細胞內鉀離子外移,血清鉀可在正常范圍內,當酸中毒糾正后,鉀離子移入細胞內而出現低鉀血癥。



2. 尿檢查



少數患者尿中可有蛋白,紅、白細胞及管型。



3. 病原菌檢查



(1)常規鏡檢可見黏液和少許紅、白細胞。



(2)涂片染色取糞便或早期培養物涂片作革蘭染色鏡檢,可見革蘭陰性稍彎曲的弧菌。



(3)懸滴檢查將新鮮糞便作懸滴或暗視野顯微鏡檢,可見運動活潑呈穿梭狀的弧菌。



(4)制動試驗取急性期患者的水樣糞便或堿性胨水增菌培養 6 小時左右的表層生長物,先作暗視野顯微鏡檢,觀察動力。如有穿梭樣運動物時,則加入
O1 群多價血清一滴,若是 O1 群霍亂弧菌,由于抗原抗體作用,則凝集成塊,弧菌運動即停止。如加 O1 群血清后,不能制止運動,應再用 O139 血清重作試驗。



(5)增菌培養所有懷疑霍亂患者的糞便,除作顯微鏡檢外,均應作增菌培養。糞便留取應在使用抗菌藥物之前,且應盡快送到實驗室作培養。增菌培養基一般用 pH 8.4 的堿性蛋白胨水,36  ~ 37  培養 6~8 小時后表面能形成菌膜。此時應進一步作分離培養,并進行動力觀察和制動試驗。



(6)分離培養常用慶大霉素瓊脂平皿或堿性瓊脂平板。前者為強選擇性培養基,36  ~ 37  培養 8~10 小時霍亂弧菌即可長成小菌落。后者則需培養 10~20 小時。選擇可疑或典型菌落,應用霍亂弧菌「O」抗原的抗血清作玻片凝集試驗,若陽性即可出報告。近年來國外亦有應用霍亂毒素基因的
DNA 探針,作菌落雜交,可迅速鑒定出產毒 O1 群霍亂弧菌。



(7)PCR
檢測新近國外應用 PCR 技術來快速診斷霍亂。其中通過識別
PCR 產物中的霍亂弧菌毒素基因亞單位 CtxA 和毒素協同菌毛基因(TcpA)來區別霍亂菌株和非霍亂弧菌,然后根據 TcpA 基因的不同 DNA 序列來區別古典生物型和埃爾托生物型霍亂弧菌。4 小時內可獲結果。



(8)鑒別試驗古典生物型、埃爾托生物型和 O139 型霍亂弧菌的鑒別。



4.血清學檢查



可作血清凝集試驗。在發病第 1~3 日及第 10~15 日各取 1 份血清,若第 2 份血清的抗體效價比第 1 份增高 4 倍或 4 倍以上,有診斷參考價值。



診斷



1. 確診標準



①凡有腹瀉嘔吐等癥狀,大便培養霍亂弧菌陽性者;



②霍亂流行期在疫區有典型霍亂癥狀而大便培養陰性無其他原因可查者,如有條件可做雙份血清凝集素試驗,滴度 4 倍或 4 倍以上可診斷;③疫源檢測中發現糞便培養陽性前 5 天內有腹瀉癥狀者,可診斷為輕型霍亂。



2. 疑似標準



①凡有典型瀉吐癥狀的非疫區道發病例,在病原學檢查未確診前②霍亂流行期,曾接觸霍亂患者,有腹瀉癥狀而無其他原因可查者。



3. 其他



血清學檢查適用于病后追溯診斷,無助于早期確診。診斷須鑒別下述腹瀉病:①痢疾;②由沙門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③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腹瀉;④產腸毒素大腸菌性腹瀉;⑤病毒性(特別是輪狀病毒性)胃腸炎;⑥寄生蟲性腹瀉;⑦某些毒物(如有機磷農藥、三氧化二砷等)引起的腹瀉。輕型不典型的霍亂病例診斷鑒別較難。一般僅有輕度腹瀉,不伴有嘔吐,血壓、脈搏正常,神志清楚,病程短,于三兩天內自行痊愈。暴發型霍亂或干性霍亂比較少見,起病后未見吐瀉或脫水,而卻迅速轉入休克狀態和嚴重的中毒性循環衰竭,病死率極高。



防治



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作好對外交往及入口的檢疫工作,嚴防本菌傳入,此外應加強水、糞管理,注意飲食衛生。對病人要嚴格隔離,必要時實行疫區封鎖,以免疾病擴散蔓延。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丁字橋路100號 電話:027-87273189 郵編:430015
湖北省臨床檢驗中心 Copyright ? 2021 www.91xingbao.com 版權所有 鄂ICP備1100722-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4574號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