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血型各種各樣的討論很多,尤其是不同血型的人會不會有健康差異?哪種血型更容易生大病?
近年來的多項臨床研究中發現,不同的血型和一些疾病,如癌癥、心血管疾病、血栓、中風等多種疾病發病率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A型血:患癌風險更高
2017年,一項由上海交通大學團隊進行的研究發表在《 PLOS One》(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該團隊自1986年開始,在我國上海地區就招募了18000多名志愿者,対這些人群長達20多年跟蹤隨訪,以探討血型和腫瘤之間的關系。
該研究發現,與A型血相比,非A型血的人消化系統腫瘤的發病風險更低,其中B型血的人發生胃癌和結直腸的風險分別降低25%和22%,AB和O型血的人患胰腺癌的風險會降低分別降低17%和15%。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排除了其他影響因素后發現,B型血患癌風險相對更低。特別是在胃癌,膀胱癌和結直腸癌中,B血的患癌風險會顯著降低。此外B型血和AB型血都可能降低表皮樣癌和一些腺的發生。但是B型血和AB型血并不是完美的,在一些肉瘤、血液癌癥中,血型的作用就沒有那么明顯了。
AB型血:發生血栓和中風風險更大
其實,血型與血栓的形成也同有關聯,有些血型可能更容易發生血栓。
而研究發現,AB型血發生血栓的風險可能是所有血型中最高的,而O型血發生血栓的風險則是最低的。
201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AB血型人群發生血栓的風險比O型血高4%。其中腦卒中的發生的風險比O型血增加20%。AB血型是血栓的一大重要風險因素,約占血栓病因的20%。A型血和B型血的人群發生靜脈血栓的風險相似,但均高于O型血。
同樣的,2016年,刊登在 《Circulation》(循環)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也顯示,非O型血人群,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是O型血的1.92倍,發生肺栓塞的風險是O型血的1.75倍。O型血與非O型血人群發生包括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動脈血栓風險雖然相差不大,但非O型血仍略高O型血人群。
AB型血不僅更易發血栓,還更容易患中風。
2014年,一項發表在《血栓與止血雜志》(Journal of Thrombosis
Haemostasis)上的研究也發現,AB型血的人與較高的卒中風險有關,這可能是因為AB型血的人體內有一種蛋白質水平較高,而這種蛋白質會促進血液凝固,并可能導致中風。
O型血:痔瘡風險更高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不僅會引起疼痛,還會讓患者尷尬。2021年4月刊發在《Gut3》(胃腸病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整合分析了約90萬人的數據。研究首次證明了,痔瘡一部分是因為遺傳因素導致的,基于單核苷酸多態性數據,這種微弱但可預測的遺傳力占5%;另外95%由非遺傳因素影響。而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O型血的人可能更容易得痔瘡。
不過O型血的人也有好事。2012年9月,發表在《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學》(Arte 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上的一項《兩項前瞻性隊列研究中的ABO血型和冠心病風險》研究顯示:血型與患冠心病風險之間存在關聯。
研究人員指出A型、B型和AB型血的人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分別比O型血的人高5%、11%和23%。雖然目前尚不清楚血型是如何改變這種風險的,但已知的是O型血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天生具有較低的炎癥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B型血:患糖尿病風險更高
糖尿病作為目前非常常見的一種慢性病,也與血型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15年發表在《糖尿病學》雜志上的一項法國研究,分析了8萬多名患者資料的結果顯示,跟O型血的人相比,B型血患Ⅱ型尿病風險高21%,A型血的人風險要高10%。
最后,提大家,疾病的發生除了先天因素,還與多種“后天因素”相關,且往往后天的因素會起到更大的作用,而且無論是哪種血型和哪種疾病的關系,都只作為一個參考,無須“憂心忡忡”。而想降低患病的概率,最靠譜的方式還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只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睡眠、運動習慣,才能讓健康的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