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輸血——血小板配型可以提高血小板輸注療效?
對血小板數值過低,出血風險高的血小板減少患者來說,輸血小板不失為一個有效應急治療的方法。然而,有些患者多次輸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計數并未明顯增加、出血癥狀也不能得到控制,輸注的同時大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發熱、過敏等不良反應,這種現象稱之為血小板輸注無效(PTR)。反復輸血的血小板減少癥患者,大約有 20%-40%的患者會發生血小板輸注無效。
血小板輸注無效的危害?
很多血液病患者受原發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病情惡化、大劑量使用化療藥物等因素的影響,在治療過程中易繼發血小板功能缺陷,造成血小板減少、全血細胞降低,若不及時防治,會引發大出血,進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臨床上主要通過輸注血小板來預防出血,然而,部分反復行血小板輸注的患者會出現輸注無效的現象,既浪費了寶貴的血液資源,又危及患者生命。
如何避免血小板輸注無效?
確定了血小板輸注的適應證后,選擇相合的血小板進行輸注可避免血小板輸注無效。
1、ABO 血型的選擇:對于手工制備的濃縮血小板,由于混入的紅細胞數量較多(一般大于 5ml/U),為避免溶血反應,必須進行交叉配血,也不能進行ABO 不同型的輸注。而對于一份單采血小板,混入的紅細胞大約在 0.5ml ,即使血小板制品的 ABO 血型和受血者不同,一般也不會引起 ABO 不合造成的溶血反應,但在輸注量較大時偶爾也可發生溶血,且血小板上也有 ABO 系統的血型抗原,因此應盡量進行 ABO 同型輸注且不須交叉配血。
2、Rh 血型的選擇:血小板上沒有 Rh 抗原,理論上可以不考慮 Rh 血型問題,但是血小板制劑中混有的 Rh 陽性紅細胞足以使 Rh 陰性受血者致敏,因此需要考慮 Rh 血型的紅細胞問題。對于 RhD 陰性的患者,特別是無妊娠史的女性,應盡可能的選擇 RhD 陰性血小板進行輸注,以防止患者體內產生抗 D 抗體。若條件不允許而必須輸注 RhD 陽性的血小板時,應注射 Rh 免疫球蛋白(抗 D 抗體)。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 RhD 陰性男性或無懷孕可能的婦女接受RhD 陽性血小板,不必使用抗 D 抗體。對于已被 Rh 抗原免疫過或產生過 Rh抗體的患者,可以直接輸注 Rh 陽性的單采血小板,不要輸注手工分離的血小板。
3、血小板特異性抗原及 HLA 型配合:輸血、妊娠或器官移植后有些患者可產生抗 HLA 或血小板抗原的抗體,這些抗體縮短了血小板的生存時間,因而,這些難治性病例接受隨機獻血者的血小板常不能達到效果。對于這些患者應采用血小板抗體篩選及血小板交叉配合試驗來選擇血小板特異性抗原與 HLA 抗原配合的血小板輸注,能避免同種免疫的發生而獲顯著療效。選擇 HLA 和 HPA 相合的血小板進行輸注可避免血小板輸注無效(如果在 HLA 相合的情況下出現 PTR ,則應作 HPA 抗體檢測,并進行 HPA 同型輸注。)。
血小板抗體檢測與交叉配型
該項目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血小板抗體檢測固相凝集法金標準—— MASPAT 試劑盒,所需樣本量少、檢測速度快,被 AABB 評價為血小板交叉配型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
通過該檢測, 可以輔助診斷血小板輸注無效、移植相關血小板減少、反復流產、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等;建議輸注血小板兩次及以上常規檢測血小板抗體, 血小板抗體檢測為陽性者進行配型輸注,盡早預防輸注無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