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血脂的5個誤區,你可能全中
高血脂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早期雖然沒有癥狀,但是它對人體的損害卻是進行性和全身性的。
隨著高血脂疾病的逐漸年輕化,大家對高血脂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但同時也存在著對高血脂的一些錯誤認識。
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脂癥常被稱為高血脂,是脂肪代謝或轉運異常。一般表現為血清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過高,它可直接引起一些嚴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等。
高血脂癥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與先天性和遺傳有關,是由于單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或由于環境因素所致,如飲食、營養、藥物和通過未知的機制而致。
而繼發性多發生于代謝性紊亂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黏液性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腎疾病或與其他因素,如年齡、性別、季節、飲酒、吸煙、飲食、體力活動、精神緊張等有關。
控血脂的5個誤區
胖子才會得高血脂:
其實血脂與身材無關。一般與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關系比較大。況且,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其患病的風險也是不一樣的。
其實,肥胖的人,如果只是皮下脂肪堆積,沒有其他疾病影響的話,血脂是不一定高的;而瘦的人也有可能受到遺傳、環境和疾病的影響,患上高血脂。
血液黏稠就是高血脂:
其實并不一定是這樣。血脂升高是會使血液變得粘稠的,但是血液粘稠度增加了,并非就是血脂升高了。
因為,血液粘稠說的是血液中有形成分增加,血液流速減慢,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血小板增多、血漿蛋白增多、血糖高、血脂高等。而高血脂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并不能直接把它們畫上等號。
血脂降低就立即停藥:
降脂治療是長期的,當血脂降低至標準范圍時,立即停藥有一定風險。這是因為血脂剛剛降低,還會有上升的風險,保持藥物治療,對穩定血脂有幫助。
一般情況,通過生活方式的調節和藥物的控制能夠讓血脂達標穩定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少藥物劑量,但絕不建議自己隨意減藥或者停藥。
吃素就能降血脂:
雖然素食可以改善血脂異常,但如果長期只吃素食,很容易導致營養不均或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也會轉化為脂肪,導致高血脂。
控制血脂并不是拒絕攝入脂肪,適量吃一些不飽和脂肪酸反而有利于降脂,比如深海魚、堅果等。
高血脂不可以吃雞蛋:
因雞蛋的蛋黃中,含有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較多,導致很多人都以為高血脂不能吃雞蛋。其實是可以吃的,但要適量食用。
對于高血脂患者來說,每天攝入的膽固醇應控制在300mg以內,所以每天吃一個雞蛋是可以的。
生活中怎樣控血脂
合理飲食:
要減少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如動物內臟、豬油、肥肉、油炸食物等,但也不是一點肉也不能吃,還是需要葷素合理搭配。
吃肉可選擇含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魚肉、禽類肉,要搭配蔬菜和水果一起吃。
此外,大家可以選擇含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應減少油、糖、鹽的攝入量,烹飪時,最好是采用蒸、煮、燉等方式,避免煎、炒。
堅持運動:
規律且適量運動,可以提高新陳代謝的速度,從而使得蛋白酶的活性提高,達到降脂目的。
根據自身的情況,大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慢跑、快走、游泳、爬山、打太極等。
最后,降血脂是長期的治療,除了生活上合理飲食,堅持運動,還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在醫生指導下,科學的、循序漸進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