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一對豆形的器官,位于身體背部的腰部水平。每個腎長約10-15 厘米,重約160 克 ,由大約一百萬個稱為腎單位的功能單位所組成。每個腎單位由腎小球和腎小管組成。腎小管是管樣結構,其封閉的終末端形成杯狀的結構稱為腎小球囊,包繞稱為腎小球的網狀的細小血管。
腎臟疾病是改變腎臟結構和功能的腎實質疾病。腎臟疾病的種類很多,如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多囊腎、狼瘡性腎炎等。其治療和恢復能力取決于疾病的類型。腎臟疾病能導致腎衰。
一、 腎臟疾病的癥狀和體征
1 .蛋白尿:尿液常會起泡沫。
2 .血尿:尿液帶有血絲、血塊或顏色變紅、變褐。
3 .水腫:常見眼周浮腫、下肢水腫或體重增加。
4 .高血壓。
5 .小便困難、尿頻、排尿時的燒灼感、尿量減少或多尿。
6 .下背部肋緣下區域疼痛。
7 .其他如貧血、食欲不振、疲倦等。
二、相關檢查
若出現上述癥狀,表示您的腎臟可能出現了問題,請到醫院來,請教醫生,讓我們為您作一些必要的檢查,以便確定原因。此時可能完全沒有任何明顯體征,通過尿液 檢查 可能發現異常而找到腎臟疾病的線索。 檢查方法 :
1 .小便的檢查:這是最簡單、方便的方法,一般醫院都可以做,部份項目可用試紙自行測試,由檢查的結果,大約可知道罹患何種疾病。正確的采尿方法,宜采中段尿,女性患者,將聚積在會陰部的污物清洗乾凈,如月經期間宜采取導尿方法或延后檢查:男性患者如有包皮,應清洗乾凈后取尿。
●蛋白尿
1) 24 小時小便收集總量,如果排出的尿蛋白量超過 150 毫克,就被認為有蛋白尿。
2) 單次小便收集應以清晨未 作活 動前的小便作檢查,這樣就可以排除長期站立、劇烈運動、發燒等暫時性蛋白尿的可能。如果蛋白尿持續出現,表示腎臟有問題,應再作進一步檢查。
●血尿
顧名思義就是小便中有血,為腎泌尿系統疾病常見的癥狀之一。尿中有紅細胞表示炎癥或出血之可能,但紅細胞由何處而來,尚需鑒別。對于老年人及無痛性血尿,切莫忽略了腫瘤之可能性。
●膿尿
當泌尿系統有感染時,尿中有多量白細胞與膿細胞,會出現膿尿,小便呈混濁狀,常伴有頻尿,小便灼熱感;婦女的白帶,當尿液放置太多細菌滋生,尿液也會濁狀,應加以鑒別。
2. 抽血檢查: 一般檢查血尿素氮 (BUN) 和血肌 酐 (Cr) 。血尿素氮 (BUN) 是尿毒素的一種,它和蛋白質的代謝,腸胃道的出血有關,并不一定表示腎臟病的嚴重程度,要正確評估腎功能,應作肌酐及其清除率
( CCr ) 檢查。
3 .腹部X光檢查:此為最基本之腎臟X光檢查,不須顯影劑,對病人無危險性,一張好的平面腹部X光片,大致可看出兩側腎臟的位置、大小、形狀,是否有結石。
4 .靜脈注射尿路造影檢查:利用不顯影的染劑由靜脈注入體內,而顯現出腎臟、輸尿管及 肪胱 之形態、位置、是腎臟檢查中最有價值之方法之一。
5 .膀胱鏡逆行性腎盂造影檢查:膀胱鏡逆行性腎盂造影檢查,對于泌尿系統出血及膀胱內炎癥、腫瘤均有直接之診斷。
6 .血管攝影檢查:一般只限于血尿而原因不明或懷疑有惡性腫瘤時方行之。
7 .超聲波檢查:利用超聲波在腎臟的回音所形成的影像,可以發現腎臟外型大小及內部構造的變化。
8 .CT 檢查:利用一種最新的放射線儀器,可以看見腎臟的位置大小,同時更可以將腫瘤、膿包、結石、水包、水腎的大小等,清晰地顯現出來,但費用昂貴。
9 .腎活檢:這是最直接的腎臟病檢查,不論腎小球或腎小管病變,在病理下皆能一目了然,尤其在超聲波直視下做腎活檢其安全性更高。
三、臨床表現
腎衰是腎臟不能執行其正常功能的一種狀態。某些應被排除的毒性物質如尿素、肌酐等聚集體內。如果這些物質的濃度太高,就會出現倦怠、乏力、食欲喪失、嘔吐等癥狀。肌酐是肌肉的分解產物,血肌酐常常被醫生用來衡量腎衰的程度。一般說來,當血中肌酐濃度達到
900umol/L 時,患者就應該開始透析。
在腎衰時,體內水的容量增加,引起組織水腫。過多的水鹽潴留,將導致高血壓、下肢及面部、腹部的水腫、呼吸困難。身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酸在體內聚集。腎不能排除磷酸鹽,導致血磷酸鹽水平升高,鈣水平下降。這將引起骨病,使病人易于發生骨折。骨病也可以由于缺乏活性維生素D
而進一步加重。 促紅素產生不充分將引起貧血。
四、腎衰的原因
腎衰常見的原因有腎小球腎炎 ( 腎臟的炎癥 ) 和糖尿病,其他的原因有腎結石、多囊腎、系統性紅斑狼瘡、未控制的高血壓和藥物等。
五、腎衰的治療
輕度腎衰,即血清肌酐小于 400umol/L 時,患者不需要諸如透析或腎移植之類的腎替代治療。這是基于患者尚存足夠殘余腎功能來維持生命。但是,需要一定的藥物治療和飲食限制以延遲腎臟損壞。當血清肌酐上升至
900umol/L 時,患者需要透析或一個腎臟移植 腎臟病。
六、患者飲食治療應注意些什么
人們一提到疾病的治療往往只想到藥物,須知任何疾病的治療都是綜合性的,它既需要藥物,也需要休息、飲食、鍛煉等多方面因素參與,才能戰勝疾病,恢復健康。腎病病人尿化驗無明顯異常,水腫不明顯,無嚴重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時,可以從事輕工作。但應避免體力勞動,受涼受濕,防止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避免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并應進營養豐富,維生素多的飲食。尿蛋白量多,血漿白蛋白低,無氮質血癥者可進高蛋白飲食。出現氮質血癥時,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并且所供給的蛋白質應以人體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
( 如牛奶、蛋類、魚和瘦肉等
) 為主,每天蛋白質成人量為
20 克 ,植物蛋白應減至最低量。這樣既保證了人體有必需氨基酸的供應,又可使人體在低蛋白供應的情況下,利用非蛋白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從而降低氮質血癥。氮質血癥期胃口尚好的病人,熱量不應少于
0.15MJ/ 公斤體重,但到尿毒癥期時,只能視病人胃口而異。飲水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而定,如尿不少,水腫不明顯,一般不限制。有脫水表現者,應及時補充液體。慢性腎臟疾病病人常伴有高血壓,特別是伴有水腫時應食用少鹽飲食。液體入量不宜過多,要記錄體重波動情況,以便作為補充多少液體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