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成人小视频|咬住花蒂吹潮h小核h|香蕉草莓视频|91高清视频无遮挡物

論文匯編
論文匯編
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匯編

胰淀粉酶(p-AMY)—急性胰腺炎診斷的優秀指標

文章來源:發布時間:2016年12月27日瀏覽量: 字體:

69.9K

胰淀粉酶(p-AMY)—急性胰腺炎診斷的優秀指標

 

    胰淀粉酶(pancreatic amylasep-AMY)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種水解酶。胰淀粉酶由胰腺以活性狀態排入消化道,是最重要的水解碳水化合物的酶,和唾液腺分泌的淀粉酶一樣都屬于α-淀粉酶,作用于α-14糖苷鍵,故又稱淀粉內切酶,其可通過腎小球濾過,是唯一能在正常時于尿中出現的血漿酶。
p-AMY是急性胰腺炎診斷的高特異性指標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種因胰管阻塞、胰管內壓突然增高及胰腺血液供應不足等因素引起的胰腺化學性炎癥。此病患者常可出現上腹疼痛、惡心嘔吐、腹脹、腰肌緊張、壓痛反跳痛等急腹癥的表現。急性胰腺炎具有發病快、病情重、進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特點,因此對此病患者進行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高淀粉酶血癥是診斷胰腺炎的重要依據,目前測得的淀粉酶主要為血清總淀粉酶,它由唾液型(S)和胰腺型(P)兩類同工酶組成,S-AMY主要來源于腮腺及其他組織,而p-AMY主要來源于胰腺,對于急性胰腺炎診斷的靈敏性和特異性都明顯高于總淀粉酶。p-AMY一般于發病后3~6h開始升高,20~30h濃度升至最高,可以對癥狀發生12h內的患者進行初步診斷。由于p-AMY是一種小分子蛋白,進入血液循環后很快被腎臟清除,因此如急性胰腺炎經積極治療而使炎癥逐步得到控制,血清p-AMY可迅速恢復至正常水平。

p-AMY和總淀粉酶聯合測定在胰腺炎診斷中的意義
     
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改變復雜,激活的胰酶對炎癥及缺血壞死又起著重要作用,而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生和發展與胰腺血液循環障礙有極其重要的關系,早期準確診斷和及時內科綜合治療是降低重癥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關鍵。研究表明,胰淀粉酶與總淀粉酶的比值,即p-AMY/AMY對診斷急性胰腺炎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許多急腹癥如膽囊炎、腸梗阻、腮腺炎等,其臨床癥狀類似急性胰腺炎,也經常出現高淀粉酶血癥。有數據表明,異位妊娠、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主要表現為S-AMY增高較明顯,p-AMY/AMY比值與正常對照組無明顯差異。但在急性膽囊炎、小腸梗阻患者中,則表現出與急性胰腺炎組相同的高p-AMY/AMY比值,兩組無明顯差異,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淀粉酶總活性及p-AMY活性均較急性膽囊炎及小腸梗阻患者明顯增高。因此,根據血清總淀粉酶、胰淀粉酶和p-AMY/AMY比值不同程度升高,結合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急性膽囊炎、小腸梗阻、異位妊娠破裂等疾病的臨床表現,可以有效提升對急性胰腺炎的檢測特異性。
p-AMY和脂肪酶聯合檢測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陽性診出率
    
目前急性胰腺炎診斷中常用胰淀粉酶或胰脂肪酶作為診斷指標,胰淀粉酶一般于發病后3-6h開始升高,20~30h濃度升至最高,可以對癥狀發生12h內的患者進行初步診斷,但應注意的是重癥胰腺炎患者胰腺組織出血壞死嚴重,血清胰淀粉酶反而會因合成減少,而與正常水平幾無差異。胰脂肪酶在正常人群血液中的含量較低,是胰腺組織分泌的特有消化酶,在胰腺炎發生后4-8h,人體血清中的胰脂肪酶即開始升高,并于1-2d內達到其峰值。但在發生某些肝膽疾病、酒精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患者的胰脂肪酶也較正常人群要高。將兩個指標單獨用來診斷急性胰腺炎,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對于疑似胰腺炎患者,將血清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聯合檢驗,能夠有效地提高診斷效果,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
    
綜上所述,通過對血清胰淀粉酶的檢測,可以在急性胰腺炎發病早期進行初步診斷。同時,聯合檢測胰淀粉酶、總淀粉酶及脂肪酶,可以有效提升急性胰腺炎的檢測特異性,幫助臨床醫師更好的評判病因病情,提高急性胰腺炎的陽性診出率。在發病早期就對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進行及時的診治,讓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聯系我們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丁字橋路100號 電話:027-87273189 郵編:430015
湖北省臨床檢驗中心 Copyright ? 2021 www.91xingbao.com 版權所有 鄂ICP備1100722-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4574號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