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EBv),又稱人類皰疹病毒4型(HHV-4)。1963年由Epstein-Banr等首先從非洲兒童的惡性淋巴瘤體外培養中發現。與其他皰疹病毒一樣,成熟的皰疹病毒呈球形。
EB病毒可導致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與我國南方發病率較高的鼻咽癌以及非洲兒童的淋巴癌有密切關系,被認為是可能的人類致癌病毒之一。EB病毒全世界可見,90%以上的成人有過感染。
據調查,EB病毒與全球約1%的腫瘤發病有關聯。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它與口腔腺體腫瘤、胸腺瘤、器官移植后腫瘤以及艾滋病病人所患的B淋巴細胞瘤等有密切聯系。
EB病毒可以引起哪些疾?。?/span>
一、非腫瘤性的疾?。?/span>
1.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M):患者感染EBV后多數表現為IM。該病是所知道的由EBV直接引起的唯一疾病,IM主要癥狀表現為:發熱、咽痛、皮疹、肝脾淋巴結腫大,血液系統改變可以累及三系,但主要以白細胞改變較多,大多白細胞總數增高,可出現異常淋巴細胞。
2.口腔白癍:多發生在免疫功能缺陷病人。在病變上皮的上層可檢測到EBV增殖期抗原及病毒DNA。
3.X染色體相關的淋巴增生綜合征(XLP):是一種罕見的與X染色體相關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僅見于男孩。
4.病毒相關性噬紅細胞增多癥:這是一種反應性組織細胞增多癥。臨床上主要表現有高熱,肝、脾、淋巴結腫大,肝功能異常,凝血障礙,外周血常規全血細胞減少、無異形淋巴細胞,骨髓中吞噬紅細胞現象多見。血清學檢查有抗VCA-IgG和抗VCA-IgM、抗EA-IgG增高,但抗EBNA抗體缺乏,符合EB病毒急性感染表現。
二、腫瘤性疾病
1.Burkitts淋巴瘤:EBV是首次從非洲兒童Burkitt's淋巴瘤的細胞中分離出來的,與Burkitt's淋巴瘤的相關性勿庸置疑。Burkitt's淋巴瘤分為地方性和散發性兩種。前者主要見于非洲中部的兒童,幾乎所有的地方性病例都與EBV有關;而散發的Burkitt's淋巴瘤僅有15%-20%與EBV有關,近幾年又發現了許多與EBV相關淋巴瘤的新亞型。
2.霍奇金病(HD)
混合型HD與EBV關系密切,病毒檢出率可達96%。在中國,90%以上的兒童HD與EBV有關,特別是10歲以下的兒童病例95%檢測到了EBV。
3.鼻咽癌(NPC)
NPC是與EBV密切相關的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是研究報道最多的一種,中國南方是NPC高發區,兒童鼻咽癌的早期癥狀中由鼻咽原發灶所引起的癥狀并不明顯,且病兒對由此引起的不適不懂申訴,加上一般臨床醫師對兒童病例認識不足,容易漏診。
4.NK/T細胞淋巴瘤 NK/T細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i T-cell lymphoma)
三、其它疾病
除了以上介紹的與EBV關系比較密切的疾病外,還有一些兒科疾病中也查到EBV感染。如:與免疫功能受損有關的平滑肌肉瘤、大細胞間變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類風濕性關節炎、川崎病、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急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發性硬化、病毒性腦炎、格林-巴利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呼吸系統感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