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摘星”后,檢驗科常態化疫情防控還需這樣做
人員培訓 夯實水平
加強人員培訓是核酸檢測團隊常抓不懈的內容。首先要對團隊內部人員進行培訓,交流分享經驗,異常擴增分析,以不斷提高精準報告的能力與經驗。
此外,疫情流行期間,檢驗科的常規工作會大幅度下降,而核酸篩查量暴增,有時甚至需要調集科室一半以上的人員參與到核酸檢測中來,故加強新人培訓,做好人員儲備也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保養設備 跟進維護
核酸提取儀、核酸擴增儀是核酸篩查檢測的主要設備。在疫情防控期間,為及時完成檢測任務,所有的儀器設備幾乎24h運轉。若不能及時保養、維護,在應用過程中一旦出現故障,將會嚴重影響核酸檢測效率。
若故障明顯,則僅需從新配制反應體系,更換設備擴增即可彌補。而部分不易發現的故障常導致擴增曲線異常,從而嚴重干擾結果的判斷。基于此,在疫情間隙,對設備進行全面檢修、檢定、保養、維護是極為重要的。
性能驗證 優化優選
目前,應用于新冠核酸檢測的試劑種類較多,每種試劑在靈敏度、特異性方面各有其優缺點。根據要求,實驗室出現可疑結果時,需要采用不同方法、原理的試劑反復驗證才可報告,故我們應在試劑使用前對各種試劑進行性能驗證,以詳盡了解其優與劣,真正做到心中有數。
此外,不同種類的試劑,其核酸提取時間及上機擴增時間長短不同,為了最大程度地縮短TAT,為疫情防控提供寶貴的時間,我們在允許的前提下,可對不同試劑進行有效組合使用,以獲得所需的TAT或結果準確性。
流程優化 科學合理
核酸檢測過程涉及多個環節,任何環節出現紕漏,均會造成檢測流程不順暢、結果報告延遲,甚至影響結果的準確性。故在批量檢測減少時,可根據運行中的得與失,進一步優化一下檢測流程。
如標本轉運箱放置規范合理,避免有/無標本的轉運箱混放造成標本遺漏;標本接收時登記清晰明了,不僅有混采管數,最好有篩檢人數核對記錄;信息錄入及時準確,避免篩檢者結果領取延遲;核酸提取、核酸加樣及擴增人員安排協調合理,保證過程有序,縮短檢測時間;做好復檢規則與復檢預案,保證可疑/陽性標本復檢及時;審核規范及時準確,避免漏審、誤審。
歸納總結 提升戰果
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篩查、診斷、療效評估、預后判斷,以及疫區隔離、解封舉措制定的主要依據。但單純實現此種用途,多少有點弱化臨床檢驗的價值。
事實上,從實驗室角度來看,新冠肺炎診斷相關方法學的評價、質量控制措施的制定、試劑的性能驗證以及所用設備的檢定,都會成為臨床檢驗研究的內容;從實驗診斷來看,探究檢測結果與患者病情進展的契合度、逐步提升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程度更為重要;從科學研究來看,成功建立一種新方法,篩選一種新指標,抑或評價一項新的臨床應用,都有望成為可圈可點的業務成績。
總之,只有真正做到“解封不解防,戰停刀未藏”,方能使得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打贏疫情防控戰,才能真正實現醫者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