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憲法精神,堅定法治信仰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也是第六個憲法宣傳周,今年“憲法宣傳周”活動主題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一、“國家憲法日”的由來
2014年10月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指出“將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2014年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將1982年憲法(現行憲法)公布實施的日期即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二、“國家憲法日”設立的意義
設立“國家憲法日”,不僅是增加一個紀念日,更要使這一天成為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舉國上下尊重憲法、憲法至上、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擴大憲法實施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也有助于發揚中華民族的憲法文化,強化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三、憲法的地位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
四、憲法包括哪些內容
五、憲法與我們息息相關
對于每一名公民而言,從出生,到老去,從入學、工作、結婚到退休,在人生的每一個重要時刻,憲法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明法于心,守法于行。” 不管是設立國家憲法日,還是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都是為了深入推進法治建設,讓法治觀念根植于心、付諸于行。我們要以全民學法不斷推進全民守法,以嚴格執法不斷促進公正司法,以法治之力不斷增進人民之福,爭做社會主義法治的自覺學習者、嚴格遵守者、堅定捍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