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臨床檢驗中心專家組赴十堰
調研指導 共商強基提質新舉措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衛生健康工作會議精神,2025年2月22日,湖北省臨床檢驗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呂長兵率專家組一行赴湖北醫藥學院檢驗系及直屬太和醫院檢驗部,圍繞臨床檢驗質量管理、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及臨床檢驗培養基地遴選三大核心議題開展專項調研,旨在推動檢驗結果互認,助力區域檢驗醫學高質量發展。十堰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嚴彬、湖北醫藥學院直屬太和醫院副院長李勝保、湖北醫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吉才全程參與調研。
一、精準質控賦能基層 筑牢檢驗質量安全防線
專家組實地考察了湖北醫藥學院檢驗系與太和醫院檢驗部生化、免疫、微生物等亞專科實驗室的運行情況。呂長兵重點關注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并與張吉才圍繞醫療設備自主研發、標準化質控品應用、區域檢驗結果互認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他強調,質量是醫療安全的“第一道關口”,要充分發揮市臨檢中心的龍頭作用,面向全市基層醫療機構,以“三化建設”即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為抓手,構建全鏈條質控體系,全面提升區域內醫療機構的檢驗水平,為臨床診療提供“高精準、零誤差”的技術支撐。
二、 聚焦科研創新動能 賦能實驗室跨越式發展
作為全國首批醫學技術碩士點授予單位,湖北醫藥學院檢驗系與太和醫院檢驗部始終踐行“臨床驅動科研、科研反哺臨床”的發展路徑,在感染性疾病診斷、基因檢測、精準免疫評估等領域取得了多項國家及省市級科研成果。呂長兵指出,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的關鍵在于激活“產學研醫”協同創新,突破“基礎研究—技術轉化—臨床應用”閉環中的堵點。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依托區域醫療中心優勢,深度參與國產高端檢測設備及標準化質控品研發,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二是聯合高校與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探索“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創新模式,讓科研更具實用價值。三是推動智慧實驗室建設,打造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檢驗醫學高地。通過深化科技創新,實現檢驗技術與臨床應用的深度融合,助力區域檢驗醫學高質量發展。
三、夯實人才培養根基 打造高水平培訓示范基地
“鄉鎮要看75種病,醫療質控和臨床檢驗如何支撐?”針對縣、鄉基層醫療機構檢驗能力薄弱的現狀,省臨檢中心計劃遴選區域性檢驗技術培訓基地,重點布局在基礎相對薄弱的地區,實施“專家下沉+精準幫扶”模式,助力基層檢驗水平提升。呂長兵指出,培訓基地將邀請省級三甲醫院檢驗專家及行業權威授課,結合理論與實踐,開展“手把手”精準教學,依托遠程平臺,建立常態化學習機制,實現優質培訓資源共享,堅持“按需下基層,精準做質控”,根據基層醫療機構需求開展專項培訓。
太和醫院檢驗部表示作為十堰市臨檢中心和質控中心,將協同省臨檢中心推動優質資源向縣域醫療機構輻射,助力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檢驗服務。
四、攜手共建區域檢驗醫學新高地
調研會后,十堰市衛健委副主任嚴彬表示,市衛健委將在政策支持、資金傾斜等方面全力保障湖北醫藥學院及太和醫院的檢驗學科建設,助力打造區域醫療高地。李勝保副院長感謝省、市各級部門對醫院發展的持續關注,表示將整合資源優先保障檢驗學科創新突破。湖北醫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吉才代表團隊表態,未來將錨定“精準化、智慧化、人性化”發展目標,加速構建標準化管理體系與智慧實驗室平臺,打造鄂西北現代化檢驗醫學標桿,為健康中國戰略落地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十堰市太和醫院 檢驗部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