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分析方法有關的基本概念
一、校準
校準(calibration)指的是檢測和調整儀器或檢測系統建立測量響應與檢測程序測量物質的量或濃度之間關系的過程。
校準驗證(calibration
verification)指的是以與患者樣本一樣的方式檢測已知濃度的材料證實在整個患者試驗結果可報告范圍之內儀器或檢測系統的校準。
二、真實度與準確度
測量的真實度(trueness)定義為大量系列測量結果的均值與真值之間一致性程度。從理論上說,準確的真值是不可獲得的,而代之采用“可接受參考值”。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已引用真實度表達來代替“準確度”這一名詞,它是單個分析物測量結果與真值之間的一致性程度。
三、精密度
精密度(
precision)定義為在規定條件下獲得的獨立測量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程度。規定如下:
重復性(
repeatability) :在相同的條件下(即相當于批內精密度)執行連續測量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程度。
再現性(
reproducibility) :在改變測量條件下(如:時間、操作者、校準物和試劑批號)執行測量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程度。
四、線性
線性(linearity)指的是整個分析測量范圍內測量與預期值之間的關系。線性可考慮與實際或相對分析物濃度之間的關系。
五、分析測量范圍
分析測量范圍(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測量區間、可報告范圍)是分析物的濃度范圍,其測量是在方法不精密度和偏倚聲明范圍之內。上限通常設置為儀器響應的線性限,下限相當于定量下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
六、檢出限
分析物檢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定義為顯著性超出空白樣本的最低測量值,它在醫學上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別是針對于激素類項目。
七、分析靈敏度
方法的檢出限應與分析靈敏度(analytical
sensitivity)區分開,分析靈敏度是分析方法評價分析物濃度細微變異的能力,通常表達為校準曲線的斜率。